用一生完成的证明——记齐民友教授
发布时间:2015-12-09 10:51:24
65年,一个国家发生了多少巨变;65年,一所学院能经历多少沧桑;65年,是半部武大数院史,也是一位求知者留下的最真诚的足迹。
在武汉大学百廿校庆之际,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、驻守武大六十五载的武汉大学前校长齐民友老教授,请他来带领我们回溯历史,窥探武大数院过去的故事。
一名教师只教自己一个人
1948年,中国还没有解放,社会动荡,战火不息。在这黎明前的黑夜中,能安心做学问的人少之又少。然而,当时还稚嫩青涩的齐民友,怀揣初中时萌生的对数学的热爱与单纯的梦想,背着行囊从安徽独自来到武汉,进入武汉大学数学系学习。
齐民友在校就读的那几年,学院里的学生几乎可以用屈指可数来形容。当时他选修的理学课程只有他一个学生。于是每次上课时,齐民友就搬了板凳坐在老师的办公桌前听老师授课。这在现代的我们看来也许难以置信,但却是那个年代的学生共同经历的事实。
大半个世纪前的武汉大学,硬件设施固然不能同现在比较,但数学学院的图书室却让求知若渴的齐民友十分满意:“我想要借的书那里都有”。或许是出于对书籍的热爱,齐民友勤工俭学选择的工作就是管理图书室,有时一整天也没有人来,他就在一片静谧中阅读学习,在这段时间里读到的书对他此后的学术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。
从“救火”队员到“戏剧”大师
说起担任教师工作的契机,齐民友教授笑称这其实是个美好的意外。1952年,从武汉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的齐民友开始担任孙本望教授的助教。这本没什么稀奇,但在这之后不久,孙教授被调走了。为了填补空缺,齐民友便顺理成章地接了班。那时,师资紧缺的问题着实严重,每当人手不足时,齐民友就充当起“救火队员”的角色,无论之前是否有经验、是否有准备,他都勇敢地站到了教学的前线。就这样,齐民友在一次次的“救火”行动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,教师生涯的序幕悄然拉开。
如今,83岁高龄的齐民友教授已是桃李遍天下。教学工作在现在的他眼里,比起“救火”更像“演戏”。齐民友教授解释说:“老师像演员,学生像观众,一次成功的演出必定能引起观众强烈的反应,而这也是课堂上最重要的师生互动所追求的效果。当一名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时应当能忘记一切,就像演员进入至臻之境时超出了自我一样。”
低调的费米子
搞数学用不着什么工具设备,一支笔一叠纸就能算出一片洞天。正因如此,数院最大的特质在身居其中65年的齐民友教授看来就概括成了一个颇具意味的词——低调。齐说,研究数学的独立性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。打个比方吧,如果物理学家是玻色子,那么数学家就是费米子,前者作研究写论文可以团队合作,而后者只能单打独干,一条路走到底。
“只要学得高兴,何必管那么多”
随着社会发展,各式诱惑让人眼花缭乱,能潜心搞研究的学生也越来越少。对于这个颇令人忧心的现状,齐民友教授的看法却意外达观:对于不能做数学研究而要转到其他方向去的学生,何必管那么多呢?我提倡宽松的个性发展,这对学生、对数学都何尝不好?学生能走自己喜欢的路,而数学则从不担心自己不能吸引最好的人才来到他的跟前。
而对刚踏入数学大门的学子,齐老教授为他们普遍存在的疑惑提供了一些指点。第一,选择研究方向就像听歌,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;第二,中国学生普遍妄自菲薄,这不好,同学们要有信心;第三,读书要读名家的书;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是,要学得高兴。年轻是新生代学子最大的优势,一时不懂没关系,时间很长,以后总会懂的。
永不止步
我们的采访小组上门拜访齐老教授的那一天,正好是老校长翻译的数学巨著<The Princeton Companion to Mathematics (数学原理)>完稿的日子。三年来,已是耄耋老人的齐教授一心扑在这项工作当中。数十厘米厚的一摞打印纸整整齐齐装在袋子中,即便看不到内容,我们也感受到了这部译著沉甸甸的分量。即使年过八旬,也不曾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一丝懈怠。接受采访时老校长展现的矍铄精神与乐观态度也让我们感叹并相信,他不曾停步,他将继续前进。
采访已经结束,但齐老教授几番引人深思的话产生的作用却不会就此消退。老校长用了将近一生完成了对数学、对武大数院的爱的证明。我们赞叹数院的历史,而数院的未来由我们谱写,留给后人赞叹。